5月剛在香港參加完高考的小欣(化名),5月21日回深圳后在羅湖驛站進行14 天醫學觀察,戲稱被考試壓力“憋出內傷”的她,剛到驛站時經常失眠。在驛站請來的羅湖區慢病院的音樂治療師沈芊宜的引導下,小欣在“音樂想象”中體驗到從未體驗過的美好,輕松愉悅,失眠問題也得到極大改善。羅湖驛站的溫情防疫只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冰山一角,6月24日上午10時,深圳羅湖“雙周發布”舉行衛健專場,羅湖區衛健局聯合羅湖區疾控中心、羅湖醫院集團,帶來“羅湖醫改下的疫情防控”主題發布。

發布現場。
發布現場,帶來了一系列亮眼的數據。截至6月22日,羅湖核酸檢測量達35萬例,位居深圳市第一,日檢測量最高達9529例;截至目前,核酸檢測中沒有一例樣本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3天內為復課師生共完成22174例核酸檢測;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診療量占深圳市公立互聯網醫院50%左右……
疫情防控剛柔并濟
5000名衛健人堅守一線守護群眾安全
“重基層,強社康”是羅湖醫改的重中之重,將基層的社康做大做強,讓家庭醫生來到每個轄區居民身邊,是羅湖醫改的最大成就之一。這次抗疫大戰中,1月17日開始,羅湖1400名社康一線工作人員投入戰斗,474人參加社區“三位一體”工作小組,與社區工作站、警務室聯動,圍繞4個關鍵環節,推進社區聯防聯控,確保社區居民健康,醫防融合展現強大戰斗力。

發布人羅湖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孔舒。
另外,5000名衛健人堅守抗疫一線,堅守在口岸邊檢、高速卡口、交通站點,羅湖區人民醫院、羅湖區人民醫院春風院區、羅湖區中醫院設立發熱門診,羅湖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和社康醫生并肩作戰,充實到各防控一線進行小區硬隔離、終末消殺、流行病學調查和采抽樣。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成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環,2015年8月,作為“羅湖醫改”醫聯體建設的重要一步,羅湖醫院集團整合轄區各醫院檢驗力量,成立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今年疫情防控中,該中心提早謀劃部署,1月29日正式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成為深圳市首批開展新冠核酸檢測的實驗室之一。截至6月22日,核酸檢測量達35萬例,位居深圳市第一,占全市核酸檢測量的11%,日檢測量最高達9529例。
發布現場還透露,截至6月11日,羅湖醫院互聯網醫院共有2459名醫務人員提供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累計完成線上咨詢量為31675人次,配送處方13695人次,診療量占深圳市公立互聯網醫院50%左右。
率先推出“1+5+3心理防疫”
羅湖醫改模式下的疫情防控中,不僅有“硬核”操作,更有充滿人情味的“柔性”舉措。
羅湖區設置了針對發熱留觀人員設置的“哨聲驛站”、供一線醫護人員休整的“天使驛站”、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醫學觀察的“安心驛站”、接待國內重點區域來深人員的“健康驛站”、服務留學生和歸國人員的“歸雁驛站”。“五大驛站”各司其職,環環相扣,共同打造羅湖“溫暖牌”防疫立體網,成為保障轄區居民健康的“暖心港灣”。

發布人羅湖區疾控中心主任陳偉紅。
另外,疫情防控工作中,羅湖區率先推出的“1+5+3心理防疫”成為了亮點。1條熱線:全市率先為疫情開通的24小時心理熱線;5個走近:貼心用心、精準走近五類人群——醫護人員、確診患者 、隔離人員、精神障礙患者、轄區居民;3個特色工具包:音樂治療支持、安心系列心理服務指引、羅湖心理關愛小程序,為公眾做好“心理防疫”。
未來重點規劃
向著“以基層為重點、以健康為中心”目標前進
就像《天使的身影》的歌詞:我看不見你溫柔的面孔,卻看得見你美麗的眼睛;我看不見你甜美的微笑,卻看得見你忙碌的身影;有你們在,就是安心所在!羅湖醫改下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獲得了群眾的認可。不過,羅湖醫改并沒有止步。
現場發布會透露,將繼續擦亮羅湖醫改品牌,向著“以基層為重點、以健康為中心”這一目標繼續前進。羅湖衛健未來將在以下幾項重點規劃內容方面發力。

發布人羅湖醫院集團副院長、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張秀明。
2018年12月27日開業的羅湖區中醫院,掛牌“上海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與中醫名高校進行學科共建。2019年8月20日啟動“三甲”醫院創建工作,將用三年時間打造成為“三級甲等”中醫院。
羅湖區婦幼保健院二期住院大樓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建設,建成后的羅湖區婦幼保健院規模將增至700張床位(現為305張),總用地面積達到1126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6143平方米。這項建設工程同時也是按照“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的高標準進行建設的,為以后醫院發展建立良好的硬件基礎。
另外,羅湖醫院集團醫學檢驗中心,不但是深圳的重點檢驗實驗室,還是大型檢驗科醫生培養基地——每年還承擔廣東醫科大學、汕頭大學醫學院等高校臨床檢驗教學及實習生培養任務,為醫療機構提供了不同層次的檢驗技術人才,已發展成為集“醫、教、研”一體的醫學檢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