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城市更新改革第五年,2020年我局工作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緊抓“雙區驅動”的歷史機遇,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通過城市更新促發展、惠民生,推動城市更新項目全面實施,城市更新質量顯著提升,土地整備快速推進,實現供地、地價雙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再創新高,推動我區城市更新繼續走在全市前列,建設舊城改造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
一、抓統籌,規劃引領,通過大規劃統籌推進大項目
結合我區構建“一主兩區三帶”發展新格局和建設舊城改造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要求,深入推進蔡屋圍-湖貝深南總部經濟廊道、筍崗-清水河重點片區、深港口岸經濟帶、筆架山河沿線更新及全域復明工程,正確把握城市更新方向,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結合上述重點片區規劃研究,啟動羅湖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十四五”規劃的編制工作。
二、抓重點,抓大控小,大力推進有助于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項目
以提供產業空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加快推動重要產業帶及節點上的更新項目,打造緊湊集約、大疏大密的空間結構,釋放出有規模效益的存量開發土地和優質空間資源,通過大項目帶動城區整體功能品質的提升。加速推動湖貝、蔡屋圍統籌片區的建設等十二大產業項目相關審批工作。
加快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的全面融合,充分發揮更新加整備的合力,力爭整備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積極推動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征收工作,保障地鐵2號線三期、8號線一期、6號線二期按時完工開通,穩步推進5號線西延段、地鐵14號線、地鐵11號線延長線建設。
三、強服務,敢于擔當,以項目為抓手全面推進項目實施。
探索進一步優化更新項目審批機制,加快推進項目實施。研究分類細化項目審批流程,持續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繼續堅持主動服務,協同推進,在項目推進各環節主動謀劃、提前介入,提高審批效能。
四、強管理,改革創新,在管理機制和手段上有新突破。
機制創新,加強與市規資局、市交委等部門的緊密合作。積極建立與市規資局的合作機制,推動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在規劃國土改革體制、機制、政策、工作時間時序、工作方法、干部隊伍融合等方面合力打出“組合拳”。
完善羅湖區城市更新“一張圖”決策支持系統。加強對各相關部門的培訓,通過增加手機客戶端、各類報表統計、進度提醒等功能,切實以智慧化方式實現部門間的統籌協調,降低協調時間和成本,為城市更新項目工作推進提供科學決策支撐。
建立并完善儲備土地管理長效工作機制。制定《深圳市羅湖區土地整備(土地儲備)管理工作指引》《深圳市羅湖區非經營性國有儲備土地清理保護利用工作方案》,進一步規范土地整備、房屋征收、儲備土地管理工作,促進土地資源的整合及集約利用。
五、守初心、擔使命,全面強化自身建設,推進更新高質量發展
黨建驅動,以黨建引領更新高質量發展。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進一步發揮黨組的領導作用和“頭雁效應”。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全面規范黨支部建設,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規范管理,打造高素質、敢擔當干部隊伍。全方位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前謀劃,建立順暢高效的體制機制,切實激活干部隊伍活力。加大培訓力度,建設學習型機關,以深調研推動真落實,調動全局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把好廉政關口,著力促進作風轉變。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一手抓城市更新,一手抓廉政建設,嚴守底線嚴密防控風險。推動我區城市更新廉政風險防控系統運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善反腐機制,降低城市更新廉政風險,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隊伍。
2020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將擁護核心、圍繞中心、鐵定決心、守好初心、付出真心,咬定目標不放松,落實責任不松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迎難而上,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拿出新的擔當,創出新的舉措,干出新的業績,不斷開創我區城市更新新局面,為推進羅湖全面振興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