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15日,在珠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上,羅湖區作為唯一區級單位受邀參展,羅湖教育創新成果亮相全國舞臺。獨立展出的羅湖區教育創新成果展區,60塊展板全方位呈現了羅湖區兩年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創新探索。羅湖區13個中小學代表團在“HiChina!中華文化日”5C核心素養展示評選活動中取得驕人成績。
“教博會”期間,羅湖區教育局局長王水發、羅湖區教育局副局長劉榮青、羅湖區教科院院長賓華等領導參與多個“教博會”論壇活動,分享了“羅湖教改”的成果與經驗。王水發局長應邀做的主題報告《“發展素質教育”的創新行動》與諾獎獲得者中村修二同場分享,報告全面展示了羅湖“新素質教育”規劃藍圖和行動路徑,千人會場座無虛席,“羅湖教改”引發熱議,贏得廣泛贊譽。
“HiChina!中華文化日”5C核心素養展示評選活動中,組委會從來自全國中小學選送的大量作品中遴選了51個參評項目。我區13個作品被選中參賽,占全國參評項目的四分之一。經過研究報告評價、現場表演展示、演講答辯三個環節的激烈角逐,經專家組嚴格評審,我區13項作品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6個,大會綜合獎7個,優秀作品單項獎3個,我區獲獎總數占全國獲獎總數的三分之一。
羅湖區布心中學參評的課題《粵港邊界的形成與變遷對深港社會經濟的影響》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特等獎,成為廣東省小、初組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羅湖區東湖中學的作品《探尋“一帶一路”機遇下皮影藝術的新生命力:皮影藝術進校園的必要性研究》和羅湖區翠竹外國語實驗學校的作品《絲路之舟:二維碼世界探究——二維碼助力文化交流和傳承》獲小初組一等獎。翠竹外國語實驗學校的作品《絲路之舟:沿途賞景“和”文化探究》、羅外初中部的作品《絲路之美:漢服審美研究》、新秀小學的作品《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剪紙文化比較研究》、羅外初中部的作品《絲路之美:漢服審美研究》分別獲得小、初組二等獎。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水田小學、洪湖小學、紅桂中學、翠園中學初中部、翠園中學東曉校區等六所學校的作品分獲三等獎。另外,翠園中學初中部等5所學校的指導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東湖中學選送的京劇表演《云綢水袖飛彩虹》在閉幕式上驚艷全場。
5C核心素養展示評選活動是本次“教博會”的主要活動,其宗旨在于提升廣大中小學生的“文化理解與傳承”素養,學習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青少年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涵養人格。展評活動的目的在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校園中的創造性轉化,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素質教育。
參加“教博會”不僅是對我區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成果的展示,也是對《教改方案》“六項綜合素養、四個關鍵能力”育人目標的一次檢驗。我區中小學生代表團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彰顯了“羅湖教改”在實施“新素質教育”的征程中一步步走向深入。
(李富貴、陳麗斌撰稿)